欢迎来到日本小春精选,了解日本先从@日本生活基础课程开始!
欢迎 欢迎     登录 | 注册      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小组华人感闻【文所未闻1221】 人在囧途之我在青函等你(游记长文慎入)2286599x

【文所未闻1221】 人在囧途之我在青函等你(游记长文慎入)2286599x

本帖最后由 ifuhappy 于 2012-12-21 20:52 编辑 大家好,这里是《文所未闻》。趁着“双末”(“周末”和“末日”)的闲情和危情,志文也搭搭国内热门大片的快车,回忆一下一年前自己的一段莫名的穷游,写写发生在囧途的那些感闻事儿。----------------------------------------------------------------------------------------------------------------------------------------------------  人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生活久了,除了一贯不知疲倦的争取,有时候往往也需要逃避。一段一年前的旅途经历,整理出来,作为一份心情点滴,写给自己,写给朋友,也写给流淌在异国记忆长河下的那些似水流年。(1)遭遇囧途  北海道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渴望而并不遥远的梦。有些时候,意外的决定往往只取决于一刹那的犹豫或者延迟。当公司来电说原定第二天的马拉松活动因故取消的时候,我于是做了一个胆大的决定,决定圆了这个梦,去趟日本北方比较大的城市—到北海道去看看。   而当公司再次来短信说活动又恢复照常的时候,无奈我已经坐上了开往青森的夜车。看着手机文字的闪烁,叹息之余我也深感“囧途”来的突然。或许被动但却积极地适应地去生活,是我在这个国家生存的准则。其实,为了这个客户组织的马拉松,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为此做出着相应的准备。而以这样的方式退出一种体验,然后又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开始一段囧途,看来只能证明那个冬天我注定与青函有缘。   所谓青函,其实就是指本州东北地区的青森市和北海道函馆市合并的简称。巴士里熄灯过后的漆黑,让忐忑下的我不断地胡思乱想着这段即将开始的旅程,想起了刚刚来到日本学到的一首民歌《北国之春》。不过仔细推一下究竟:银装素裹下北国里的春天固然难得,但是如此又多少把春天显得过于小气,而记忆中的故乡的春天从来都是慷慨的;又有些把冬天刻画的过于冷酷,记忆里的北国分明可爱的要命。。。怀着这样一份辗转反侧的矫情和渐渐萌生的睡意,朦胧中巴士带着我缓缓地驶向了那个白雪皑皑的梦乡。(未完待续)
2012-12-22 00:49:26 来自:ifvhappyx
用户评论(8)
正序阅读
  • yahooccx

    2012-12-22 00:49:27 yahooccx 1#

    干哈呢!!赶紧写

  • ifvhappyx

    2012-12-22 00:49:26 ifvhappyx 2#

    本帖最后由 ifvhappy 于 2012-12-21 11:36 编辑   由于东北大震灾后东北道路上的规制,到达青森的时候已是上午八点半,比预计的足足晚了两个小时。脚步刚刚踏出车门,一股久违了的寒意瞬间驱走了巴士里残留的暖意。果然,十二月的青森已经是一片白茫茫的雪的世界,亦如记忆中的被无数次呼唤过的故乡。  寒冷竟然将原本久已封冻的记忆一点一滴的舒缓,溶化,以至于瞬间点燃:童年岁月里无数次伙伴们的肆意的打闹;茫茫雪地里曾经任性而放纵地奔跑;逢寒冬上学前父母天冷路滑注意安全的唠叨;冰雪节里冰灯折射出的剔透的光芒;冰糖葫芦给孩子带来的微笑;硬邦邦的冻梨,热腾腾的饺子,烂炖的血肠猪肉粉条。。。每个出生在北国的孩子对于雪的回忆的闸口一旦打开,便完全乱了平日里礼仪下的分寸,以至于如洪水决堤般的不可救药。   购上通往北海道的特快白鸟电车的车票,距离发车还有一段时间,初心者的我早早就来到了月台等候。环视四周,月台的候车室里,坐满了身上贴着旅行团标签寒日出行的老人们。忙碌了大半辈子,趁着身体还硬实,走走北国,看看雪景,那种奔波后的惬意与满足,并不是像我们这些正在旅途上奔走的年轻人所能真正领悟的。和外面的漫天寒冬相比,室内温暖如春,仿佛暗示着老人们一路演绎下来的各自苦尽甘来的纷彩人生。(未完待续)

  • ifvhappyx

    2012-12-22 00:49:26 ifvhappyx 3#

    本帖最后由 ifvhappy 于 2012-12-21 13:35 编辑    人在囧途,其实往往收获的是思考。而思考一旦深陷,又很难自拔,就像你甚至可能已经忘了身处的是穿越津轻海峡,正在青函隧道中行驶的电车。   也许是造物主将津轻海峡的一切构筑得过于完美,人们再也不愿意凭空的打造出一座桥梁去破坏了她的极致。内敛的文化之于内敛的民族总是会产生内敛的解决办法:人们就像蚯蚓掘土一样,在海平面以下最大深度二百四十米的地方用十二年的时间去挖掘出了这条全世界最深的海底隧道。    回顾以往,我们从不吝啬于对一桥飞架南北的人定胜天的豪情的赞美,却往往对缺少对人类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举止的歌颂。联想到大陆之外那片的岛屿,我们是不是有一天也可以暂时搁置海平面上的成见,用同样内敛的智慧与技术,去尝试着让我们原本同根的血脉再次相通呢?    凝视夜一般的车窗,窗外的雪片纷纷融化如细雨般打落窗前,即为窗外的黑夜涂抹上了一层更深的夜色,也为即将到来的光明作着最大程度的渲染和铺垫。 (未完待续)

  • ifvhappyx

    2012-12-22 00:49:26 ifvhappyx 4#

    本帖最后由 ifvhappy 于 2012-12-21 11:53 编辑    即便来到日本多年,对于北海道的关注却也来自于冯导的那部《非诚勿扰》,看着每年国内的旅行团的蜂拥而至,突然有些觉得自己就像在身边一笔巨大的财富面前不知还在抱怨着贫穷般的可笑,以至于初次踏上这片土地便多了一些寻宝般的欣愉。   初出站台,别样的寒冷并没有完全来的及把我从车内温暖如春的惬意中唤醒,视野便瞬间辽阔,把终日拥挤不堪的横滨车站的画面冲击得无影无踪。宽敞的车站广场,高大的商业建筑,轰隆的有轨电车,雪道上步履蹒跚的行人。。。这哪里是初次见面的函馆,这分明是梦里依稀的故乡。   抵到函馆的当日正值雪天,满天的飞雪为这个作为北海道门户的城市装点着本色。初站左转不远处,便可以看到冬日的大海--沉寂,萧索,安然,广漠。。。成就了我对冬海最初的印象。索然漫步海边,伴着不时飞入眼帘的雪花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海浪声,让人感召自然的伟力。再去想想生活着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琐屑与烦忧,在此刻竟然被映衬得如此渺小。   随意散策,不知不觉间走进了被称作金森赤レンガ的地方。赤レンガ,全称是新港埠頭保税倉庫,简单来说是以前是港口用来交易和买卖货物的商业设施,现在又多了一项观光地的职能,体现着港口的对异邦文化的包容。 让我引起注意的是,和横滨的赤レンガ只有孤立立的两座二层小楼不同,这里的赤レンガ由多座一层的建筑物平行并排构成,每列之间以通道连接。里面陈列满了相关的文化艺术品,让每一个游客在室内与室外观光的交错途中,感受着现实和艺术的完美融合。 (未完待续)

  • ifvhappyx

    2012-12-22 00:49:26 ifvhappyx 5#

    本帖最后由 ifvhappy 于 2012-12-21 11:44 编辑    世界有三大夜景:那不勒斯,香港,和函馆。那不勒斯因对球王的仰慕而对其以外向往无多;和香港几次的邂逅停留又都偏偏赶上白昼;与函馆的这次则相遇,更多出于偶然。观望台的通告里告诉我说:因为天气的关系,今晚暂不对外开放。遗憾是在所难免,不过想到事事随缘,一切皆有定数,和这次本来不应发生的旅程,心情多少又有些释然。   函馆山,二战之前曾因军事安全整整对外封闭了四十七年。不过也正因于此,在被禁入的数十年间岁月里,使得山内的自然资源反而得以保存。登山的入口里车站并不是很远,面对这座或许这也是我到目前为止最矮的只有三百三十四米的雪山,放弃了只需五分钟便可到达山顶的缆车,沿着山路上留下来的或深或浅的雪窝向山顶走去。对于还算有些登山经历的我,在如此的风雪天气也还不是一段十分困难的山程。一路上并不少见从山上下来的登山者,相互亲切的打着招呼。或许,他们是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天气,或许我原本对这样的一切也不应该陌生。   到达山顶已是数十分钟后的事情了,如果一路上函馆山展现跟我的是宁静岁月里的羞涩,那么显然山顶展望台的一切让我看得的是函馆山回归文明后的热情。举目四望,不用说眼下函馆市街尽收眼底,就连夹 隔在津轻海峡的下北半岛也仿佛犹在眼前 。     当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日渐远去;当锣鼓震天的号角不再响起;当如临大敌的军事要塞相继拆除,让人领悟到的或许唯有这烦嚣过后的平静,以及战争与和平在人类蹒跚前进的过程中交替上演着的不变轮回。 (未完待续)

  • ifvhappyx

    2012-12-22 00:49:26 ifvhappyx 6#

    本帖最后由 ifvhappy 于 2012-12-21 11:45 编辑    经过一夜的停泊,第二天上午从函馆车站五点六公里的沿着海岸线的雪季跋涉,终于到达了函馆通往青森的码头。沿途本想找寻一下曾哥说过的那种野海,看着一路沿岸停靠的陆陆续续的码头和七七八八的运输船只,于是掐灭了这个可笑的念头。   归途是在船上渡过的。躺在船内客房的地板上,感受到海浪的呼吸;趁着船员不在跑到甲板上,傍晚夜幕下的冬海更像是一座座连绵了的山脉;两侧激起白花花的海水,像是在对身后渐行渐远的北国做最后的告别和再次盛情的邀请。   四个小时的漂泊让我终于回到了青森,夜行巴士,横滨。 (未完待续)

  • 春よ、来いx

    2012-12-22 00:49:26 春よ、来いx 7#

    本帖最后由 ifvhappy 于 2012-12-21 11:46 编辑      从北海道回来已经整整一年了,之前之后也去过日本的很多名城著所,和陆陆续续的攀登了日本的几座名山。但是以外的旅程却丝毫没有冲淡对青函之旅的记忆。   如果说,生活着的横滨港文化的多元给你的感觉像是一位热情的主人招呼客人,这种热情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寒暄,那么一年前的北国跟我的感觉则更像是一位宽厚的长者,给你一片雪白的天地,让你由思绪在广漠的冰雪世界里任意涂鸦。  对于前者是惊诧后的适应,对于后者则是似曾相识的归属与认同。( 全文完 )

  • 人死鸟朝天x

    2012-12-22 00:49:26 人死鸟朝天x 8#

    不厚道,靠, 不是青楼

你的回应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