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罗伯特 于 2011-6-1 09:44 编辑 谨以此文,感谢给我鼓励的前辈和各位朋友。 故事分散在各楼,大家可以点击[只看该作者]。 5月21日,在N社的东京日比谷本社,我拿到了口头内内定。 应聘N社是从2010年12月开始的,当时应聘的是他们的实习生,可惜在面试中被淘汰。很庆幸,我的就活是从N社开始,以N社结束。更有趣的是,我的第一次面试官,和给我口头内内定的,是N社的同一名人事,他的名字缩写也是N,在最终面谈时,他还对我第一次面试被淘汰,能坚持参加面试表示了感谢。我也觉得,很多事情,就是缘分。 去年11月末,12月初,我开始了就职活动。并且发了一个帖子,叫《2012毕业院生求职日记》用流水帐记载了从发邮件咨询,到参加说明会,再到内定,辞内定,再最终决定就职企业的过程。 小春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就活中,我读了工作版所有的精华贴,感触很深。想寻找发贴的前辈聊聊,却发现帖子已经人去楼空。也许等我毕业了以后,也会忙得没有时间上小春吧。所以,我想尽早把我头脑里还能记得住的,求职的点点滴滴整理一下,记录下来,留给以后求职的朋友参考。 说起我内定的工作,不得不提起几年前的事情。 2006年,我从白山黑水间某大学管理专业毕业,进入了一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进入公司之后,先是在市场部做了几个月国际项目文件的英文翻译,就被分配到印度的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在当时,那是全世界超过1000公里的管道中的最大口径。进入项目部之后,我先是独自一人在国内某事务所负责了几个月人员出国调度,其间经历了很多波折这里不提。2007年4月,在北方还春寒料峭的时候,我作为我们公司几乎最后一批项目人员,赶赴了酷暑难当的印度。 刚刚抵达印度的时候,我很兴奋。因为既是第一次出国,更是第一次在英语环境中生活。每天早上6点,我会和施工人员一起起床,在野外的营地吃早饭,然后一起赶往施工现场。适应了2个月之后,因为人员不足,我被指定为分包商现场管理,负责工作范围指定,工作进度控制,工作指导和验收。每天傍晚工作结束,回到营地,洗了澡,吃过晚饭,已经是8点,我还要整理施工进度报告,找业主交涉等。就这样,我读过了一年难忘的时光。 提到印度,是因为在我内定的N社的面试中,面试官问到了一个我已经淡忘的问题:“印度环境那么恶劣,你有累倒过么”。我当时停顿了一下,回想起其中一次的情景。那是5月的一天,在印度是酷暑,最高气温50度,施工现场因为有很多重型机器,温度更高。那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忽然感觉头晕,两腿无力。继而严重腹泻,走路发抖。我坚持到午休的时候返回的营地,找到我们的队医王大夫。王大夫给我注射了一针不知名的药剂,给了我一包英文包装的粉末喝下,让我好好休息。我躺了两个小时,感觉好些之后,马上返回了施工现场。现在想想,当时因为是刚刚毕业,血气方刚,希望有一番作为,希望快速成长。无论做什么,都不希望比别人差。所以才带病工作吧。刚参加工作时那种干劲,一直在影响我,一直到现在。当时,不只为了自己成长,还有一种为国争光的自豪,也为自己是一个石油人而骄傲过。后来,慢慢了解了那个体制,了解了一些内幕和无奈现实,我又有了不同的认识,就是后话了。 当N社的面试官问我,在印度有没有吃苦时,我的回答让面试官非常感兴趣,问了我一点细节,然后流露出佩服的表情。我很惊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一刻,我才知道,就职教程中所说的PR,应该就是这些内容。可是我在之前的所有面试中,都没有PR在印度吃苦的经历。因为,我并没有引以为荣,反而,我曾经引以为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