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沐刃经济塾 于 2011-8-4 14:38 编辑 做了一份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想要的同学请跟贴留下邮箱地址。2010年9月辅导班成绩最终发表: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2人(金融系统专攻1人)东京大学公共政策大学院1人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8人(特别选考合格者1人)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研究科2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12人神户大学经济学研究科2人大阪大学经济学研究科1人筑波大学社会工学研究科经济专攻1人横滨国立国际社会科学研究科3人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的总结:首先,早大经研是对于中国同学来讲最有人气的学校。今年考场我也去了,100多人中大半是外国人(中国人。。)。但是按照录取的比例来看的话,一般来讲是40人里,日本人一半外国人一半。这样的话,对咱们就不太有利。尤其是今年的笔试,似乎很多同学觉得很难,比较变态。。事实是这样的(我也是从经济塾去面试的同学听来的):出题的SK老师说,他每年宏观都出IS-LM模型的题,今年出点什么好呢?于是就出了经济成长的题。。。碰巧的是另一个出题的老师出的也是经济成长。就导致了今年如果没学宏观的经济成长的话,根本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这个就是我在课堂上强调过的。。永远不要押题。。我记得我讲经济成长的时候就说过,早大以前不出经济成长并不代表今后不出,结果今年还让我说中了。但是说实话,经济成长理论的解题方式是固定的,只要习惯了,早大那两道题,20分钟的事情。虽然考早大的大家都没重视经济成长,但是由于在课上听到了几百道各个大学院的过去问题,其中经济成长至少有30几道了。因为经济成长理论在别的学校几乎是必出的问题。所以即使不太重视,听得多了自然也就掌握了。微观没什么可以说的,做过一桥的题的同学都知道,早大今年的微观大题就是一道一桥过去问的选择题。另一个共有地的悲剧也不难。不过听说数比较麻烦,早大历来如此。。早大的笔试是可以通过经济学检定试验(ERE)来免试的。今年的同学中有4个人考了ERE,其中3人S,1人A。S是所有考试的人中(当然包括日本人)上位1%的人,是最优秀的成绩。3个S中两个全日本排名前30,一个全日本排名前5。取得这个成绩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到,因为我在课上只是讲授微观宏观的知识点,并没具体讲解ERE的过去问,大家都是自己学的。我的笔记,我的课上内容都理解了的话,ERE不在话下。面试的话,由于今年报早大的同学很多,所以在大家写研究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不要让大家都碰在一个老师上,尽量分得开一些。不止一次把早大教授们的名字写在黑板上来统计班里谁跟了哪个教授,做到尽量平分。事实证明还是非常有用的。今年18个人的面试经验我全记下了,哪个老师好进,哪个老师什么性格等等。以便传给下届的同学。今年有几个同学学的非常不错,但是没上的,估计还是选择老师和面试的失误。希望下次不要再出现这样遗憾的事情。这12名考上早大的同学中,正好有一半是上辅导班之前经济学0基础。能在短短的5个月里达到这个成绩很不容易,并且大家还都不是以早大为第一目标。很期待其他大学的发榜!一桥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的总结:一桥今年听去考试的同学说是大概有145人左右去考试。录取的数量大概是这样的,定员没记错的话应该是70人吧?在6月的特别选拔试验中已经合格了20人左右(辅导班中一名同学合格),在将来的2月外国人入试中又将要合格7,8个人。也就是说,如果把定员招满的话,9月也就是合格40来人左右,其中当然包括日本人,因为9月是一般入试,也就是日本人和外国人一起竞争,一起考试。参加考试的145人中,笔试合格了80几个,那么面试就又要刷掉一半。关于考试内容,一如既往是20道选择题加两道大题(可选择一道做)。我给同学们的要求是选择题错5个以内,大题最好答上来一半以上。今年选择题大家的反应都不难,只是有一道重复博弈的题没怎么见过。话说重复博弈今年东大也考了。今年以后打算把这部分内容好好整理一下归纳在讲义里。大题是纯粹交换经济的题,一个相似扩大型效用函数加一个线性效用函数,考察各种概念。没有任何新内容,都讲过不止一遍,就是写起来麻烦。再加上考试紧张,发挥不出正常水平的同学还是有的。下次听取同学们的建议,打算搞一个模拟考试,掐时间做题和不掐时间做题的氛围到底是不一样的。面试,一桥的面试永远是最难的。今年又是大多数同学遭遇到了上黑板做题。。根据研究计划书的内容不同会问到不同的问题,大概有 复合函数的微分计算,正态分布的式子,各种计量模型,行列式的计算,作图解释计划书中的模型等等。。。一桥的老师对于是否有能力进行你提出的研究,是否对你提出的研究真正的懂这两个方面非常关心。所以,对应一桥的面试,就不是集中备考能解决的东西了,需要有一定知识的积累。0基础的同学可能要费一番功夫了。不过如果有数学或者工科理科背景的话,即使经济0基础,准备起来也应该不那么费劲。文科的同学的话,我的建议是,研究计划不要写的太理论。这样准备一桥的面试的话,就不会那么尴尬。话说回来,2月的外国人专门入试的面试,比9月要轻松一些。过两天再写东大的总结,10月班报名已经开始了,针对来年2月的考试,请大家尽快联系我:
[email protected] 1113821200第一堂课是试听和说明会,分析各个大学考试特点和难度,告诉大家今后的学习方向和方法,有关研究计划书和联系教授的做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