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献给tosimine11春友日本在二战后受限于和平宪法,不能拥有核武器,但这并不妨碍日本发展核技术和核能力,其核武战力如水面下的冰山,不可小觑。一个国家的核武战力通常用两个标准来衡量,其一是核弹头的数量,其二是运载技术的发展程度。核弹头的数量决定了核武的破坏力,而运载技术的高低则关系到核武破坏力的实现。1994年6月17日,当时的日本首相羽田孜称,日本确实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尽管日本被禁止制造核武器,但日本通过大力发展商用核技术,在全国广泛建设核电站,其民用核电规模在世界排名中仅次于美国和法国。遍布日本全国的55座核电站,为日本积累了大量的核弹生产原料。日本核弹原料铀和钚的保有量惊人,其浓缩铀年产量达到6800公斤,而100公斤浓缩铀就可以制造5个与广岛核爆炸相当的原子弹。到2010年,日本钚的储备除核发电正常消耗外还净余62吨,可以制造7500枚核弹头。尽管日本生产的主要是用于发电的低浓缩铀,但在技术上完全有能力生产出用于核武器的含量在90%以上的高浓缩铀,并且也已经具备提取六氟化铀的整套技术。日本原子能资料情报室代表高木仁三郎指出,日本在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星期就可以制造出核武器,实际上已经等于拥有了核武器。日本还拥有超高速计算机模拟实验装置,可以在三维空间对核爆炸全过程进行模拟。日本军事评论家前田哲男指出,日本实际上已经建立起“没有核弹头的核系统”。而在核武战力的另一个方面——核武运载,日本也处在世界前列。日本在导弹和火箭开发上拥有坚实的科技和工业基础,近年来在航天领域发展迅速。日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现代运载火箭。1970年2月,它用L-4S三级固体火箭将24千克重的“大隅”号卫星送入太空,成为第四个用自己火箭发射卫星的国家。20多年来,它已用L、M、N、H、J5个系列的11种火箭,发射了50多颗不同轨道的卫星,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空间大国。日本在固体火箭领域(包括发动机的推进剂、材料、喷管技术)以及火箭的控制、发射技术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日本现有的战机F15J型200架,F4EJ型101架,F2战斗轰炸机100架,并拥有性能超过美军E3C型的4架E-767预警机,这些飞机稍加以改造 , 则可成为携带核弹的载体。在海上还有18艘最新的攻击潜艇,目前虽然还不能投送核武器,但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可发射导弹的潜艇制造技术,全可以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攻击潜艇。日本核原料储备充足,具有世界一流的核研究与开发技术,并且具有水平很高的核弹运载技术和装载潜射导弹的潜艇制造技术,一旦日本右翼化或觉得有必要制造核武器,立即就会变成世界第四核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