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自民党在去年12月的大选中获胜以来,日元已经贬值了10%的现象来看,似乎“安倍经济学”获得了成功,正式踏上了豪赌日本未来的征程。所谓的“安倍经济学”就是设定2%以上的通胀目标、扩大金融的量化宽松,使日元贬值以及追加公共事业投资等三大经济政策的套装。其核心就是把滞胀当作经济长期低迷的罪魁祸首,认为解决滞胀问题是日本经济复苏的前提。为此,安倍政权将不惜进一步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公共事业的投入。 然而,“安倍经济学”虽然推出这样的战略但却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对日本经济的信心之上。他们认为,只要日本国民大家都期待日本经济肯定会增长的话,那么消费和投资都会活跃起来,加上日元贬值形成的出口竞争力,那么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就会快速奔驰起来,大家所期望的经济增长就变成了实际的经济增长。 虽然日本银行同意设定2%的通胀目标,但把如何来落实的球踢回给了日本政府。实际上要把现在几乎为零的GDP平减指数提升到2%并不是日本银行大量印钞就能实现的事,这需要日本实际增长率起码要达到4%。然而去年自民党的选举公约中增长率目标只是3%,本月日本经济大臣在达沃斯表明的日本政府期待值只有2%,而这个增长率还是通过本月发布的紧急经济措施来支撑的。而如果长期依赖公共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必将使日本的国家债务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日本政府声调的降低意味着手段的贫乏。要实现2%的通胀目标,就可能采取损坏货币信用的手段了,即宣布日本政府为了使日元贬值是不择手段的。这当然也是豪赌,因为损坏货币信用带来的不是资本对将来的投资而是资本的出逃。短时期的物价上升最多能带来的是经济的泡沫。 造成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最大原因是零利率下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无奈的金融紧缩,这虽然是金融现象,但其原因并不在金融市场。要克服这一困难的主要途径就是提高潜在的增长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日本政府依赖日本银行的金融政策,但是如何提升日本企业竞争力却不是金融政策所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日本银行坚持让日本政府保证,要努力搞好能动性的宏观经济运作,在政府的组织下,强化革新的基础,加强研发的投入,推进各项制度的改革,以图达到经济结构的改革,从而强化日本经济的竞争力和增长力。 实际上“安倍经济学”更加注重的还是日元贬值给日本企业带来的竞争力。然而,从1990年代以来的历史数据上来看,虽然日元汇率有多次大起大落,但是激烈的汇率变化似乎并没有给企业的盈利带来太多影响,日本企业的毛利率长期稳定地保持在20%到30%之间。可以说日本企业以其精益经营的方式在化解汇率危机方面卓有成效,况且目前日本企业已经将其20%以上的生产转移到了国外,汇率对生产的影响已经大幅减低,日本企业需要的是更加大胆的创新。尽管如此,日本政府依然不顾世界各国的质疑而一味地诱导日元贬值,期望汇率政策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实际上“安倍经济学”一词也不是安倍本人所创造的,而是日本媒体套用了美国的“里根经济学”。众所周知的是“里根经济学”的一个巨大副作用就是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赤字。现在日本的国家债务余额已经超过GDP的200%,一旦“安倍经济学”的实验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不过,不懂经济学的安倍应该是不是无罪的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