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到,下次在发生什么疫情,塞点钱给卫生局来推销自家商品不是一举两得么
提交 取消
“板蓝根在预防H1N1流感和H3N2等普通流感方面,确实有一定作用”好像是钟南山对媒体说的,而且说是“我的研究”。钟是搞临床的,不知这是什么层次什么程度的结论?我不是这行的,内幕和细节都不知道,以下纯粹是我个人的感觉和猜测:钟不是搞纯学术的,而且还是行政领导,他必须要有滑头的一面。赶走中医是不现实的(虽然可能是他的本意),他对中医其实就是所谓“羁縻之策”。给你一个“有一定作用”的肯定,但也防范你有更大的想头和惹更大的乱子。
有种药叫安慰剂
钟是真正搞学术的,也是以学术闻名的(圈内),你可以看看他以前对板蓝根的态度,大约07年有人采访他,他都是说无效的,(因为无证据)12年左右才改口,因为08年、09左右他主持的板蓝根研究有初步结果了。 当然,大众闻名他还是因为非典,非典他出名也是根本因为学术原因,发现并坚持冠状病毒而否定了官方的结论,在顶着极大压力下。他很早就是工程院院士了,在非典前。他发表在自然等国际权威期刊上的文章不止一篇。
钟南山最牛的还不是在自然上的论文,而是柳叶刀,真的很牛叉,而且是少见的,理论、临床都是一流的院士,他不是仅仅是实验室研究,而且还是真正的临床治疗,这一点非常难得。
你说的这两个指标真的不靠谱。因为:1.中国的工程院行政色彩太浓,先有行政职务再进工程院的很多;2.科研机构的领导对其名义上组织领导的成果署名钟院士是否属于这种情况我不了解,也就无从评价。另外,他的本行就是临床,你顶多说他"不仅仅"搞临床才对。(倒不是说什么高低贵贱,毕竟不是一个行当)
1.他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分会理事。1996年就是工程院院士,这不是行政职务能带来的。他的文章在柳叶刀上的,是当年度柳叶刀最佳论文。中国所谓行政院士真有,但能有在自然、柳叶刀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文章并得到认可的?就是现在,钟南山还是izai科研、临床一线,即使在网上,也和医生们直接讨论、这可不是能蒙出来的就被发现了。2,中国医生、科研、临床理论上是不分家的,但两者都鞥做到顶尖的,太少了。
钟南山还是内科学呼吸部分的教材编写者。
当初史蒂文·夏平挖掘了一下波义耳的社会角色,就被科学界骂得半死。如今同样的方法却已经被科学界接受用来自挖墙脚和打击异己了?
2009年1月24日,《柳叶刀》杂志评选的年度最佳论文揭晓,由钟南山院士领衔、共有国内23所医院协作研究的文章《羧甲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作用(PEACE研究):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以最高票数获得“2008年度优秀论文”。说实话,我觉得这个行政色彩就很浓。
你没看懂还是我没看懂?好像跟你说的挨不上啊。
到这里我真的感觉很无语,什么叫行政色彩?有资源?中国有资源的人无数,能用行政命令动员医院的人很多,怎么就没人能搞出一个在柳叶刀上发表的年度最佳论文?你要是真有依据就说出来,老是我怀疑,又没有任何依据。这样既让人无法忍受。 好的科研成果,不是有钱、有资源就能搞出来的,没本事,再多的资源也没用。
@zorkist 你要是说钟南山的地位使他能有更多的资源搞学术,出成果的机会更大,这个我不反对,事实上全世界的学术界都有这个问题,但以此就怀疑他的学术水平,这个就走的太远了。
应急状态下以理论推之用用无妨,事后盯紧了统计观察看实际效果如何。不过,看到这条新闻里说是为了应对疫情而紧急批准的就有点儿肝儿颤。不知道缺了哪些步骤没做完,最好是只在疫情爆发地区特定病人使用,疫情过去以后该走的程序还得走,除非疫情期间临床使用效果显著,否则还是不要搭顺风车。
多喝水不是对感冒有用的嘛。。或许喝板蓝根补充水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