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日本小春精选,了解日本先从@日本生活基础课程开始!
欢迎 欢迎     登录 | 注册      消息
当前位置: 首页小组留学工作生活日本威胁论及遏制日本5192753

日本威胁论及遏制日本5192753

用户评论(68)
  • 山童d

    2013-07-15 08:19:08 山童d 46#

    致:AKIRA (村上春树的《国境の南太陽の西》) AKI是秋吧?RA是那个字?我又不是上帝,样样都对,你不同意我的观点是超正常的事情。不同意的是哪些?可以说出你的看法,大家讨论研究一下。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09 山童d 47#

    致: Melfices 你说的极是。每一个民族的每一代人,都有着文化传承的任务,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文化,薪尽火传,生生不息。文革十年最猛的后果,就是使我们出现了一代人的文化断层,整得乌烟瘴气的,还出了一伙“逆向种族主义”的活宝,整天叨叨着外国月亮。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09 山童d 48#

    致:Jin Chang (jinchangonteroad.blog.sohu.com) zzzzzz啥意思?不懂。按照漫画书的理解,睡着了?

    回复

  • 花ランd

    2013-07-15 08:19:09 花ランd 49#

    谢谢楼主赐教。《历史本体论》后面有一篇是专门讨论中日文化对比的,具体页数我不记得了,看的时候是在书店,没有买回家来,但对日本文化的精髓分析相当透彻。您看看,肯定在里面的。楼主提到了这么多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表达的看法无疑是它们要么没落,要么影响力不够。但是,换个思维来想,首先对于传统艺术,虽然您说欣赏的人有限(这里没有具体数据作支持,我不敢随便同意你。那天我就看见有一票中国年轻人在研究俳句和短歌),哪怕真的是这样,这么多的艺术类型即使无人真正理解,但至少是人都知道它们是日本制造,而且并没有从这个世界消失,这就说明了该国在文化宣传方面的成功。而且您说到的传统文化没落是任何一个民族迈入后现代社会都要遭遇的必然。中国还未进入后现代,但看看当今年青年人对咱们传统戏剧,古典文学的兴趣就可对比日本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了。日本的老年人老在鄙视年青人说话不会用敬语,也可见他们对没落的无奈。但是,这是必然,所以我不批评。至少仍然有年青人(虽然不多),还在各自的国土守护着传统文化。日本青年人,特别是一些出身良好,头脑聪慧的,我有遇见几个,对传统文化的造诣并不比他们的前辈差。所以楼主得出结论之前有必要多接触不同的日本人,要记住,对于现代人,我们真的不能强求会有多少人爱上传统艺术,咱们中国人都不能保证有多少人爱着咱们的传统艺术。所以说只要还在有人传承,就应该鼓掌。至少文化的圣火还会一代代传下去。楼主不能凭个人感觉,好像是,似乎是没有多少人喜欢日本传统。就随便得出结论。再者,为什么日本现代艺术给人超过传统的震撼力?这当然要归功于成功的媒体运作。有一个讽刺的事是,日本媒体本身对于海外市场的DVD销量兴趣是不大的,他们更看重本国市场的价值。所以前段日子出现日本国内无对外的电视台而发生争议的事件。这里可以看出日本实行的是文化保护主义,他们非常看重对本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因为这是他们的经济命脉。所以这里再次否决楼主所说的传统文化没落。而更讽刺的是,日本文化业本身对电影电视的海外市场不太感兴趣,但偏偏就有数量巨大的(上次作过调查,youtube上有三成外国人在看日本视频)外国人(其中以中国人为首)在大量引进日剧日影,而且国际粉丝声援的架势远远超过本国支持率。即使本国在学习他们的电视或动漫制作方式,为何总给人牛头不对马嘴之感,而还是有不少人在坚持看日本原创?还有楼主也不要耻于谈AV,这行业也属于该国的文化产业。AV各个国家的我都看过,但日本的AV绝对和他们的其他视觉文化一脉相承,其间对于传统性文化与现代情色艺术的体现,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水准是非常高的。上次有看Dogma AV公司的Tenun摄影师的片子,完全就是小津安二郎的运镜风格嘛,艺术水准之高让我对AV制作人刮目相看,根本不是欧美制作人可比媲美的。当然我不是在褒扬所有的AV,有一些的确只是满足看客欲望的纯劣质品,如什么粪便系。但我这里要表达的是,我们居然能够在AV界里找到还在执著追求艺术的一群人(其中以从Sod公司分离出来独立创业的Dogma公司那群导演和摄影师为代表。还有女导演长崎南的公司也相当牛!)这就可见该国对于文化与艺术的看重了。反观中国,也就是一群男人,所谓的狼友,在网上对着一群脱光了衣服的女人大呼小叫,回家收藏一堆在个人电脑里而已。讽刺的是我们这里在看的AV全是他们业界的糟粕,有人真正去深入研究过吗?刚才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看见那个人说什么看了1000部才说日本文化的,真的不知道跑到这里来干嘛。你要真看了1000部,你对该国的文化观念就只剩下“嘿咻”了!现在有很多的中国男人对日本文化的了解就停留在AV上,好像日本女孩子都是那种随便在大街上就来的痴女。可能吗?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日本女孩那个自尊心和跋扈劲是中国女孩比不了的。所以我们真的不能被一叶障目。我和很多外国人聊过日本文化,他们都表示出惊奇艳羡的态度,有的态度谄媚到让我无语。但凡说到日本文化,他们都用“不可思议”“美妙绝伦”来形容。我没有在国外去作过调查,但不知道为何我遇到的外国人都非常向往日本,所以您说的给外国人的影响力不大那句话还是有待商榷。我的日本恩师是个非常好的老人,每次谈到中国文化,他都非常神往和赞赏。当然他是一衣带水的亲华派,所以态度可能会有些主观。日本文化的确是复层结构,但是复在上面的并不单单是中国文化或是欧洲文化。他们巧妙地将各国文化融合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所以我们仿佛看见中国的影子却又抓不住它的大和魂。它对当代艺术的贡献有目共睹,巴黎时装周上屡次引进设计师根据日式和服创造出的全新现代时装。当今许多世界艺术家在访谈中也提到受到日本东方文化带来的灵感启发。当然,他们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国,不知道这里的文化宝藏。但我觉得两国文化其实是不同的,我们不要每次有一个错觉,好像他们只是把我们的东西生搬硬套地拿了过去用,而忽略了他们民族惊人的改造改创能力。所以,楼主,您说什么我都不会不高兴。因为首先我是中国人,其次我只是有机会学习到了该国的语言和文化,但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是中立的。您就是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我也顶多认为您不够客观而已。我在这里表达观点,只是一种对事实的看重。只是不希望有人一知半解就对一个国家继续仇恨下去。真的没有必要这么极端。我是希望咱们国人都能冷静地看待问题,对于政治问题也是以利益为先,这样中国才能继续稳步地走下去。

    回复

  • Suna Kaid

    2013-07-15 08:19:09 Suna Kaid 50#

    暂时还没觉得日本动漫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虽然这几年的作品多为摇乳裙下萌猫耳,不过也没看见哪国的动漫就敢称超越之的日本动漫的制作套路国内公司是学到了,很多年前早就学到了,但是为什么依旧不见好作品诞生呢?

    回复

  • Suna Kaid

    2013-07-15 08:19:09 Suna Kaid 51#

    PS,发音为AKIRA的常用单字一共有37个,不包括两个字的名字和不常用汉字不要看见AKI就以为是秋,能念成AKI的汉字最少也有7个,且依旧不包括两个字的名字和不常用汉字LZ,日语学习还需加强

    回复

  • duhd

    2013-07-15 08:19:09 duhd 52#

    DO MO,这篇文章很长。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09 山童d 53#

    致:花ラン谈不上赐教,就是闲聊吧。AV的知识,受教了,感觉你是学影视而不是学法律的,研究得这么精深。 实际上我很喜欢日本的文化,也谈不上仇恨日本,写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看到这里有些人走极端,总说日本就是好,中国就是差,真的吗?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中国怎么能一天比一天好呢?还有动辄扣帽子,攻击政府,又说不出应该怎么做,没有建设性意见的,也很盲目。民主是个好东西,但是有个过程,没有一改就灵的便宜事。我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冷静地看待问题,以国家利益为先,这样中国才能继续稳步地走下去,解决内部问题,稳步发展,走向自立、自尊的富强、民主和幸福。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09 山童d 54#

    致:Suna Kai也许是我看得太多了,没有八几年和九几年那时候的感觉了吧,不过这几年给人深刻印象,影响广泛的日本动漫作品确实少多了。国内的动漫制作公司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进步很快,有中国文化打底,资金跟得上的话,相信出精品的日子不会太久了,有一个过程,以前能做出《大闹天宫》这样的高级货,相信以后也可以。AKI我只是问问,也没说一定就是秋,你好像对我有点意见,呵呵。不过你说的没有错,日语易学难精,活到老,就要学到老啊!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09 山童d 55#

    致:To ^ Ko Wu我也谢谢,鞠躬。写得长的筒子们,一是认真,二是负责啊,鄙视那些飞了砖头就闪的,一点专业精神也不给的说。

    回复

  • Österarmd

    2013-07-15 08:19:09 Österarmd 56#

    致:浪雪|控宅菊 (菊想湾酱万想红,西风东渐菊好萌)   “查实收受日本来源资助,在网上发布助益日本的言论、打击爱华言论扰乱视听的个人和组织,以颠覆国家罪论处。”   你说的是这条吧?   我补充解释一下,指的是“在中国境内收受日本来源资助”,如果他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他可以说,但是如果他是“为了钱”而这么说,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和言论自由就有本质差异了。 ======================say a word in heart,俺说的是广大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喉/舌煽动盲目反/日。反虾米国家这事情每个国家的人都做,原因各种各样,但是像天朝因为政治原因这样高度统一地集体反X而且网上很多造谣反X的做法俺的确不能认同。五猫wt俺都很讨厌。

    回复

  • Friedrich2d

    2013-07-15 08:19:10 Friedrich2d 57#

    看了楼主的文章,深感自己见识浅薄,觉得楼主说的不全对,又暂时无言以驳,只得祭出拿来主义的大旗,大致可表我心意:摘自百度百科:世界主义者Martha C. Nussbaum指出了世界主义的几点值得让人向往之处,让我们不妨来看看,是否有吸引力?   1) 通 过世界主义的教育,人们可以更充分地认识自己。过往的观念、教育带有极大的局限性:对自身文化以外的世界关注不够。世界主义逾越地域和特定社群的局限性, 让人站在全球的角度、全人类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过去的偏见、狭隘观念,都能被揭示。学会用心的观察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习俗、观念、传统, 学会用其他文化的角度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文化,使我们掌握到自己的文化不过是世界中多元文化之一部,能使我们更理性,能帮助我们扫除偏见和局限性,能使我们 对整个人类社会有一个更全面、更宏观的认识,能使我们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看待自己和旁人。   2) 世 界主义能帮助解决国际纠纷、争端,有助于人类世界之和平安定。摆脱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局限性后,才能上升到世界的高度、人类的高度,了解到所有民族国家的 命运终归是联结在一起的,所有的人,归根到底,不过是人类中的一员,社会的一员。所谓民族、国家、宗教,作为我们所要效忠的社群、组织,也不过是人们主观 建立的。他们妨害我们看到自己是人类社会的一员,这使得人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不同的价值观而争斗,甚至互相屠杀,实在是悲哀的。世界主义能帮助人们摆 脱此种局限性,有助于人们趋向世界大同。   此外,真正的对话,也需要人们互相尊重、互相了解。永远以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观念出发,便难以逃脱主观、武断,难以避免对对方的忽略和尊重不足。   3) 世界主义认为人们应该有逾越自己民族、国家的道德义务感:我们都是人类的一分子、世界的一分子;我们所做的任何事(譬如一项经济政策、一项环境政策),都应该考虑到它为全人类的人们所带来的影响:它对其他社会的人们的生命、自由、幸福,会带来什么后果?   4) 世 界主义认为人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国家内部的正义,而更要关心国际之间的正义,否则的话,这种道德观便是不统一的、不一致的。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不过是在历 史上主观建立的,社会建构的;对正义的追求,对道德原则的追求,是否就应该止于自己的国境之内呢?不应该。人们应该让自己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当我们教 说应该尊重人权、自由时,我们应当同样尊重自己国界以外的人们的人权、自由。   5) 世界主义帮助我们寻找到我们真正的、最根本的本性和认同,那就是我们为人类的一分子、我们的人性。民族、国家、宗教、人种、阶级、性别,这些认同,都妨碍 我们了解到、认识到自己最根本的认同和本质。我们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某一个民族的人,某一个国家的人,某一个宗教的人。  结: 世 界主义有明显之乌托邦、理想主义性质,但确实值得人们向往和追求。大概绝大多数的人本主义者,都能逐渐摒弃民族、文化和地域偏见,把自己和人类的全体联系 在一起,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人,也将他人看成一个人——一个人类的成员,而非一个特定民族、宗教、文化的成员。我们所属的整个世界,便是由无数的人类成员所 组成,对这个世界的认同,是最高贵的。   实践上,世界主义不要求一个人否定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认同,但鼓励人们走出这些认同的局限,尝试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待自己、看待其他社会和人、看待世界。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10 山童d 58#

    To 浪雪 (最悲伤的狮子,最孤傲的瓦修) 人的终极追求,无非真、善、美,真是第一位的。西方有一项是非常可贵的,那就是独立思考的精神,有欧美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经验的人,大概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如果我们中国人能够领会和秉持这一精神,那将是我们有历史意义的一项进步。

    回复

  • How longd

    2013-07-15 08:19:10 How longd 59#

    日本流行文化已经在中国广大青少年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果中日关系的主导权在中国的话,个人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回复

  • 山童d

    2013-07-15 08:19:10 山童d 60#

    To  Friedrich2 你看得更远了,呵呵,我也学过德语,德国是盛产哲学家的国度,德国人马克思的一个观点就是国家最后是会消亡,全世界的无产者最后会联合起来,在一个生产力极大发展的社会,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终极自由,也即共产主义社会。这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乌托邦,但谁能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死去之后,那些遥远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当前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实在谈不上有多么的发达,即使是发达国家人类的平均寿命也离百岁有相当距离,人类还在为了化石燃料而大打出手,我们的足迹最远还只止于月球……我们给了太多的注意力给那些戏子、歌手,而科学家和思想家这些人类真正的瑰宝却又太寂寞。

    回复

123 4 5
你的回应
登录 | 注册